2023-06-16 21:48:08來源:中國青年報客戶端
(相關資料圖)
當前,拼多多平臺的“數碼家電消費季”、京東平臺的“買貴雙倍賠”以及淘寶平臺的“擊穿底價”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。今年的“6·18”年中大促自四月起就開始預熱,各大購物平臺各出奇招,促銷手段層出不窮,其中“低價策略”成為關鍵詞。
在激烈的競爭中,保證商品的高性價比才能在年中大促中薄利多銷,因此許多商家在低價策略上下了“大力氣”。而對于消費者來說,往往希望在促銷活動中以優(yōu)惠的價格買到好東西。但遺憾的是,促銷中“價廉物不美”的問題,總是備受詬病,嚴重影響消費者的購物體驗。
越是大規(guī)模的促銷,渾水摸魚現象越嚴重,加上一些消費者屬于沖動消費,促銷活動過后,一些商家就會迎來高退貨率。曾有國內的電子商務平臺統(tǒng)計,2022年“6·18”期間,一些服飾類中小賣家的退貨率接近70%,進入12月,服飾類直播帶貨的退貨率超過80%,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效果與圖片展示有差距、產品品質較差。過高的退貨率不僅損傷店鋪的信譽,也會增加店鋪的運營成本,造成商家利潤的損失,甚至會導致商家口碑崩塌,得不償失。
如今,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日趨理性,心態(tài)更成熟、商品選擇更務實,也更重視商品的實用價值?!?023中國消費趨勢報告》顯示,“進入2023年,消費者更加關注自我的小世界;愈加追求消費的獲得感、價值感和意義感;理性消費、感性生活將成為消費的基本面”。因此,商家要準確把握顧客心理,滿足顧客需求,切實保證消費者的滿意度,保護消費者的消費熱情,才有可能擴大商品銷量,打造優(yōu)質品牌。企業(yè)應該把大促當作提高用戶體驗、提升用戶滿意度的一次比拼,如果一味地追求銷量而忽視質量,無異于堵死了未來發(fā)展的道路。
此外,“6·18”等促銷活動也是一些“盜版品牌”和“三無產品”渾水摸魚的時機,這些產品通過廣告算法推送和網紅帶貨達人推薦,混在正規(guī)商品中濫竽充數。部分用戶被低廉的價格所吸引,難免吃虧上當,造成不好的消費體驗。借促銷之機以低廉價格快速吸引消費者的無良商家,坑完人后還可以換個“馬甲”,換個地方繼續(xù)忽悠消費者。對于這樣的商家,平臺顯然應把好準入關,不能只管分成,不管品質、不看資質。電商平臺更應借助“6·18”的契機,強化監(jiān)管,避免讓“圖快錢”“換馬甲”式的無良商家欺騙消費者,實現電商行業(yè)的健康發(fā)展。
促銷活動是一把雙刃劍,口碑的好壞對于商家影響深遠。商家切莫短視,應努力提升質量,從而擴大品牌效應,在讓利消費者的同時,打造自身優(yōu)質品牌,實現與消費者的“雙贏”。
責任編輯:標簽:
當前,拼多多平臺的“數碼家電消費季”、京東平臺的“買貴雙倍賠”以及
人到中年回到家鄉(xiāng),與變換身份的媽媽“再相逢”,會發(fā)生怎樣的故事?在
近日,一場別開生面的“粵菜青年能手擂臺賽”在廣州市黃埔區(qū)新龍鎮(zhèn)麥村
(錢晨菲)16日,記者從浙江省水利廳獲悉,該省將于明日正式進入主汛期,
市場監(jiān)管總局近期組織開展粽子專項監(jiān)督抽檢,采取現場抽樣和網絡抽樣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