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6-17 07:48:33來源:中國青年報
父親不覺得畢業(yè)了立刻就要工作,Gap Year在他看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。他不將自己限制在框架之內,愿意擁抱并接納一切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_______________
我的老爸并不古板,甚至還有點“潮”。這一發(fā)現(xiàn)始于半年前,當時電視劇中正播放著一場飛盤競技。本著不讓父母脫離當代流行的原則,我自覺擔起了科普的大任。
“這是最近年輕人中最受歡迎的運動,你知道它叫什么嗎?”正當我要開口解密時,老爸以一種漫不經心的口吻說,這不是飛盤嗎?
無數(shù)個問號在我的腦海中飄過:“他怎么知道的?這運動不是剛流行嗎?平時沒見他玩過?。俊?科普瞬間變成了被科普,原來飛盤在老爸上大學時便曾風靡一時,找不到綠地,隨便挑個寬闊的空地,甚至在宿舍大廳大家就能玩上半天。正手投擲、反手投擲、顛倒盤……飛盤的各種技巧,他更是信手拈來。
從未碰過飛盤的我,在老爸的面前,仿佛一只在雷門前被打的鼓,在大圣旁邊舞槍弄棒的猴子。不過,對于這種“丟臉”時刻,我早已練就一身刀槍不入的神功,畢竟老爸比我還了解潮流的情況,在生活中并不少見。
每當電視上出現(xiàn)老歌新唱的節(jié)目,老爸總能精準哼唱,雖然詞是記不全了;實力派老歌手時隔多年重新露面,他也能一眼認出,說出代表作和演唱風格,而后不免跟一句:“我年輕時他可火了!”
家中有很多老爸早年的筆記本,里面的內容大致分為兩類。一類頗有些現(xiàn)在流行的手帳的意味:里面貼著幾十張1990年亞運會吉祥物熊貓盼盼造型各異的畫像,它們或跳水、或舉重、或射擊……不同的花卉裝飾其間,旁邊是一些科普知識或短文。以上所有并非手繪或手寫,而是老爸從當年的報紙上剪下,重新拼接而成,混搭中透著有序。
另一類里面不過是一些他手寫的散文或詩歌,但如果細讀,你會驚訝于字里行間文字之精巧,用句之優(yōu)美。當年還在上小學的我,深深震撼,對老爸的崇拜之情油然而生。每當我和他聊起這些文字,他總是毫不客氣地收下我的仰慕,添油加醋地吹噓自己的才氣,然后不可避免地教育我要好好學習語文。這種狀況持續(xù)了好幾年,直到上了初中,我讀到了舒婷的《致橡樹》,意外地發(fā)現(xiàn)里面的句子和我爸的筆記一模一樣。我恍然大悟,那些筆記哪是他創(chuàng)作的呀,明明就是好詞好句摘抄本?。?/p>
我試圖從老爸的回憶和行為中拼湊出他年輕時的樣子:愛運動,愛唱歌,也愛文學,留過微長發(fā),穿過酷皮衣,雖然不會樂器但曾拿吉他擺拍……在他正值青春的20世紀八九十年代,正是文學搖滾的黃金期,老爸幾乎沒錯過任何一個熱潮,并走在了時尚與流行的前沿。
老爸緊緊抓住了從前的“潮”,而對于現(xiàn)在的潮流,他也并不落伍。生活體驗類綜藝和各大晚會,他是忠實觀眾;導師轉椅選人、嘉賓犀利點評演員演技等是他的最愛。不僅如此,他還玩微博、看網絡小說、打網游,熟練掌握一切似乎年輕群體才喜歡的東西。最近,我去看了演唱會,從未體驗過此類演出的老爸,已經開始將其納入關注名單,等待喜歡的歌手官宣。
在思想上,老爸也前衛(wèi)非常。他不會因為我染五顏六色的頭發(fā)、穿吊帶、化濃妝,說我不務正業(yè),甚至會幫我耐心挑選款式;他也不會覺得畢業(yè)了立刻就要工作,Gap Year在他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的。對于有些人來說無法接受的事,在老爸的眼中,不過就是一個正常的選項。
有時我會跟他說,你的思想很潮!他總會說:“什么潮不潮的,人生不就是要多體驗嗎?”
可能對于老爸來說,他真的不“潮”。他不過是不將自己限制在框架之內,擁抱并接納一切罷了。
李丹萍 來源:中國青年報
責任編輯:標簽:
父親不覺得畢業(yè)了立刻就要工作,GapYear在他看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。他
當父親提出“高考后要和我聊一聊”,我如臨大敵,在腦海里預演了無數(shù)次
他在忙著工作,我在忙著長大,我們就像是一對“平行線”父子。
那天下著江南最常見的蒙蒙細雨,頭發(fā)已經花白但身材依舊保持良好的爸爸
6月15日,“2023童心筑夢啟航未來—億滋童心游園會”系列活動在廣東肇